您的位置:首页 >> 癫痫病常识 >> 正文

羊角风

发布时间:2016-9-20  来源:全民健康网  阅读:36

羊角风

癫痫病俗称“羊羔风”,羊角风,羊角疯,羊儿疯,羊癫疯,羊癫风等等,是一种突发性,短暂性大脑功能失调性疾病。发病率较高,可发生于任何年龄,青少年尤为多见。癫痫发作时,病人往往大叫一声,昏到在地,四肢抽搐,两眼上视,口吐涎沫,小便失禁,数秒或几分钟消失,也有的病人出现短暂的意识障碍,但不倒地这称小发作。

中医是如何认识癫痫的?

癫痫,中医又称癫疾、痫证。癫疾之名始于《内经》。《素问·奇病论》云:“人生而有病癫疾者,……此得之在母腹中时,其母有所大惊,气上而不下,精气并居,故令子发癫疾也。”明确指出了先天因素在本病发生中的重要作用。中指出:“痫病主乎痰,固火动之所作也,治法,痫宜乎吐……”李用粹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在《证治汇补·痫病》中指出了阴痫、阳痫的分证方法,并提出了治则:“阳痈痰热客于心胃,闻惊而作,若痰热甚者,虽不闻惊亦作也,宜用寒凉。阴痫本乎痰热,因用寒凉太过,损伤脾胃变而成阴,法当燥湿温补祛痰。”

王清任在《医林改错》中对病症进行了进一步阐发,认识到本病与气虚、血瘀有关。

从西医分析癫痫病:

西医认为,癫痫是一种大脑神经元细胞异常过度放电而引起的一次性,反复发作的脑功能障碍。这种异常放电病人感觉不到,别人也看不出来,但可以通过脑电图记录下来。癫痫发作的特点是突发性及反复发作性,以一次性的抽搐或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,临床发作可以多种多样。古代中国对癫痫病早有认识:《黄帝内经》中对癫痫二字有过确切的定义,“癫”即癫狂,表示发作时的意识障碍;“痫”即抽搐,表示发作时的痉挛状态。

标签:

  • 友情链接
  • 合作伙伴